AI“拱火”,国产企业加速Micro LED AR眼镜商业化

近期,Micro LED AR眼镜领域传来两则好消息,预示着Micro LED在AR设备领域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商业化进程可望提速。

小i机器人Micro LED AR眼镜销量超1,500台

日前,国内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小i机器人(Xiao-I)发布新闻稿宣布,基于Micro LED显示技术和衍射光波导技术的AI眼镜销量已超1,500台,超出预期。

Micro LED眼镜

据了解,小i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起就专注于以NLP(自然语言处理)为基础的认知智能技术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多年来扎根于AI领域。2023年3月9日,小i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挂牌上市,发行股票代码为“AIXI”。2023年6月25日消息,小i启动其在美国的公司(XIAO-I PLUS INC)。

目前,小i致力于推动以用户为中心的AI在软硬件领域的应用普及。AI眼镜业务是该公司实现2025年全年盈利目标的重要引擎之一,其他核心产品还包括tAIkbox平台和智能服务中心解决方案。

据悉,小i于2024年8月推出结合AI技术的Micro LED AR眼镜,产品具备出色的户外可视性、清晰的视觉效果,可带来优异的用户体验。不过,新闻稿中未提及AR眼镜的价格,但据去年小i机器人在Instagram平台上发布的促销帖子显示,其名为HearView Smart Glasses的眼镜促销价为1,399美元,购买即省600美元,换言之,该眼镜的上市价格是1,999美元。

Micro LED

自上市以来,小i AI眼镜销量已超过1,500台,超出公司预期。小i表示,客户反馈积极并表示出浓厚的购买兴趣,公司的AI眼镜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目前,小i正加速开发更多型号的产品,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实际应用场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小i正在联合Tier-1厂商扩充产能,并将获得专属产线及排产优先权,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年产5万台的规模,可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小i重申2025年出货1万台的目标,并将通过与战略供应商开展阶段性扩产计划,以及拓展产品线来实现。
展望未来,小i预计,受益于AI眼镜强劲的市场需求以及产能的快速扩张,2025年旗下AI眼镜事业部有望实现营收1,200-1,500万美元。

星纪魅族全球首发AR眼镜线下支付

昨日(4/29),星纪魅族宣布正式推出全球首个AR眼镜线下支付功能,旗下StarV Air2智能眼镜将率先搭载该功能,其他今年推出的智能眼镜新品也都将具备支付功能,具体将于今年Q3陆续实现。

StarV Air2发布于2024年9月,采用JBD“蜂鸟Mini Ⅱ”Micro LED单色光引擎和光波导技术,另配有了StarVision自研显像系统,显示峰值亮度达2000nit,整机重量仅44克,采用一体式近视镜设计,首发价2,799元起。

StarV Air2此前已搭载了AI功能,能够进行13种语言的实时对话翻译,可快速唤醒AI助手进行快捷记录,能够成为会议助手进行会议语音转文本、纪要总结、智能提词、智慧信息提醒等,而搭载线下支付功能意味着这款眼镜在智能化以及用户体验方面进一步升级。

Micro LED

图片来源:星纪魅族

未来,用户只需戴着智能眼镜即可完成支付,消费体验全面升级,这标志着星纪魅族在智能眼镜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Micro LED AR眼镜的市场接受度。

AI推升热度,Micro LED AR眼镜异军突起

据LEDinside观察,在AI技术的带动下,Micro LED AR眼镜在过去一两年来又收获了一波“流量”,产品阵容持续扩大。以展会为例,AR设备成为了今年CES展上头戴设备的焦点,Rokid、Vuzix等品牌纷纷展示了旗下AR眼镜产品。具体来看,2023年6月以来发布的Micro LED AR眼镜已超20款(不完全统计),多数结合AI功能。

micro  LED Micro LED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也据称在加快开发结合AI技术的Micro LED AR眼镜。4月28日消息显示,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代号为N50的新项目,该项目将把苹果AI技术结合在眼镜中,打造出类似于Meta Ray-Ban智能眼镜的产品,有望于2027年左右推出。

除了苹果之外,还有更多消费品牌以及显示产业链的厂商在积极探索和布局中,更多产品有望在今年问世,这也反映了Micro LED在AR眼镜领域的应用趋势不断明确。而最新两则消息也进一步表明,Micro LED AR眼镜在AI技术的加持下,用户体验以及市场接受度正在提升,商业化进程也有望加速。

据TrendForce资讯最新研究,AR设备的市场规模到2030年有望达到4280万台,以显示技术来看,Micro LED (LEDoS) 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增至67%。

近眼显示技术百家争鸣,Micro LED已有“破局”方向

尽管在AR眼镜领域的应用前景逐步明朗,Micro LED当前还面临来自不同显示技术的激烈竞争。据了解,当前近眼显示技术包含LEDoS、OLEDoS、LCoS、LBS、DLP等,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

不过,据TrendForce资讯观察,LBS、DLP两个技术在近眼显示领域的发展并不那么顺遂,其中,LBS面临安全性的问题,而DLP最大的问题则仍在于光机体积太大,因此,Micro LED实际上主要面临来自OLEDoS和LCoS的竞争。

此外,Micro LED自身也仍有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如巨量转移与全彩化问题。近年来,随着厂商的积极探索,Micro LED“破局”之路也有了一些参考方向。

转移技术方面,TrendForce资讯调查显示,Micro LED与CMOS键合后再进行芯片制程是当前最成熟的生产方案,该方案可以确保芯片的精准度,同时有助于改善生产良率,目前全球比较先进的硅基OLED厂商便是采用这种制造方式。同时,TrendForce资讯指出,键合利用率是影响LED产线投资的关键。理论上来讲,使用8英寸和12英寸的晶圆可以有机会实现100%的利用率。

全彩化方面,当前讨论度较高的是垂直堆叠芯片的方案。据了解,垂直堆叠芯片可以满足增加分辨率的要求,而这对于近眼显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该方案已成为全彩化主流技术之一,目前,LED厂商乃至部分半导体厂商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Micro LED垂直堆叠的制程,后续进展值得期待。(文:LEDinside Janice)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gzzxlxrmyy.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