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icro LED四问:技术、应用及市场

都说Mini/Micro LED好、市场空间大,但作为显示届的“后起之秀”,Mini/Micro LED的面前仍摆着诸多难题。

为此,“2023资讯新型显示产业研讨会”特设沙发论坛环节,该环节由邑文科技副总经理叶国光担任主持,邀请鸿利显示副总经理桑建,利亚德集团智能显示研究院租赁一所总工程师、利亚德金立翔视效副总经理孙雪超,海目星新型显示行业中心总经理彭信翰,赛富乐斯副总裁申辰,TCL电子研发中心光学系统工程师季洪雷博士作为对话嘉宾,畅聊Mini/Micro LED的当下与未来。

技术:还需要跨过几道坎?

时至2023年,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经过多年耕耘已取得较大突破,应用端也频繁推出新产品,但Mini/Micro LED距离成功的彼岸仍有几步之遥,部分难关仍需持续“上下求索”。

邑文科技叶国光表示,当下,无论是MiniLED还是Micro LED,最大的瓶颈仍然在于巨量转移与检测修复。

海目星彭信翰指出,在设备端,日韩企业起步较早,技术领先于国内企业,但差距正在缩短;但在材料端,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材料问题不单指巨量转移材料,还包括设备材料中对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基础材料,如导轨、轴承等金属材料,以及传感器等。目前,虽然国内的设备企业正在崛起,但许多基础材料仍依赖于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地区的国家,因此,要发展Mini/Micro LED技术,不仅仅需要设备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更需要部件、材料厂商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真正地赶上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海目星在巨量键合设备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该公司主要采用激光技术进行Micro LED巨量键合,在来料相对稳定的状况下,良率可以做到99.9999%,接近国际领先水准。

TCL季洪雷则分析了COB、POB两种技术路线。他指出,COB、POB之争已持续多年。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POB在低分区数的MiniLED产品中有较大应用空间,而COB则在高分区MiniLED产品中备受推崇,两者的争议在分区数为800-1000之间的MiniLED产品。

这主要是因为,处于该分区的MiniLED产品,既能采用POB技术路线,也能采用COB技术路线,但两者所面向的市场是不同的。以TCL为例,“我们的中高端机用的都是COB的方案,而中端及以下产品则是POB。”因此,POB产品在数量上占优势,而COB则是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季洪雷还介绍了两种路线的降本模式。他表示,POB采用传统材料进行生产,目前良率较高,未来可能只有在光学设计上降低成本,且降本幅度较小的;COB则在材料、透镜、驱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优化空间,未来成本下降的幅度会比较大。“预计COB至少会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降价,相对比之下,POB可能只有2%-3%。”

赛富乐斯申辰介绍了公司对Micro LED技术的探索。他表示,用四元材料制造红光存在效率和良率瓶颈,在微小尺寸领域难以突破,目前赛富乐斯采用蓝光+量子点实现色转换的方案来生产Micro LED,该方案可以在提高良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Micro LED的成本,且巨量转移的难度也会有所降低。但这一方案的难点在于量子点的可靠性、寿命、亮度,目前赛富乐斯正在积极克服这些难题。

AR:非Micro LED不可吗?

尽管有着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势,但Micro LED仍处在发展初期。那么,哪个产品将成为Micro LED技术较快获得应用的领域呢?

TCL季洪雷表示,从应用的角度来讲,Micro LED的芯片尺寸非常小,企业在挑选应用领域时需要思考该领域对这一芯片尺寸的需求有多大。“我感觉在AR领域可能是一个刚性需求,但是在大屏领域,现在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相互竞争,Micro LED有没有这样的必须性,这是值得思考的。”

邑文科技叶国光也认可这一观点,但他也指出,目前AR在设计上有多套解决方案,其中,在显示技术的选择上就有Micro OLED、MiniLED背光、Micro LED等,而Micro LED尚未真正量产,且目前仅能实现单色,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我认为应该想办法突破,我比较看好量子点路线。”

赛富乐斯申辰同样认为Micro LED技术在AR显示市场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他也指出,目前Micro LED应用于AR市场仍面临较多困难。就赛富乐斯自身而言,一方面,公司专注于量子点Micro LED芯片技术,需要攻克各种工艺瓶颈;另一方面,赛富乐斯也需要和合作伙伴共同进步。

鸿利显示目前主要以MiniLED为主,同时研发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鸿利显示桑建指出,从长期来看,Micro LED距离产业化仍有数年时间,因此MiniLED背光搭配LCD的方案在当下更适合AR/VR产品。

桑建分析,MiniLED背光技术搭配LCD具备高分辨率、高亮度的优势,而硅基OLED在亮度表现上有所不足、Micro LED目前仍然存在巨量转移等技术瓶颈,因此,在Micro LED技术成熟前,MiniLED背光方案在AR/VR领域仍有较大优势。据悉,目前,鸿利显示的MiniLED VR产品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

大屏:谁将成为主导?

除了AR外,对于Micro LED而言,大屏市场同样不容错过,但在实际推广中,大屏市场同样困难重重。

利亚德孙雪超表示,目前Micro LED的产品形态和技术路线非常丰富。利亚德于2022年突破了Micro LED的成本、效率和良率瓶颈,成功将Micro LED技术应用于常规直显大屏。他介绍,利亚德采用的是MIP技术,该技术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Micro LED的产能规模,另一方面,在大尺寸领域,MIP技术的良率也可以满足市场要求。

具体应用方面,目前利亚德的Micro LED产品既可以应用于电视,也可以应用于商用领域,包括监控屏、会议一体机等。但孙雪超也指出,Micro LED在会议一体机、家用电视领域的普及之路还很长。

其中,在民用市场,孙雪超还对终端产品的成本表达了看法。他指出,成本既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应用来逐渐降低,也需要产业链的共同配合。从LED的成本构成来看,芯片是成本最高的环节,比如P1.0间距以下的产品中,芯片的成本约占3到5成;此外,封装环节的成本也较高。一旦芯片和封装的成本得以下降,同时不断提高良率和产品显示效果,Mini/Micro LED进入民用市场的速度将得到较快推动。

海目星彭信翰认为,Micro LED在大屏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此外车载也是这一技术的潜力市场。其中,大屏市场包括监控用大屏、虚拟摄影棚等,而目前的瓶颈则是成本太高。

但彭信翰对Micro LED的降本之路十分有信心。他指出,LCD及OLED技术在推出初期的价格都很高,但当技术进一步成熟,良率、产能、市场普及度得到全方位提升时,价格便快速下降。“Micro LED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我个人觉得它的周期可能会比OLED再短一点,这主要是因为OLED产线所需的投资额比Micro LED产线高很多,因此Micro LED产线的设备折旧速度将更快、降价速度也会更快,而Micro LED技术也能很快得以普及。”

他还表示,OLED和Micro LED技术在未来是共存关系,双方在应用领域上有所分工。其中,OLED可以在手机、消费性电子或家用小屏方面得到应用,而Micro LED的应用市场是超大屏和超小屏。

行情:需求与市场何时“双向奔赴”?

2022年,国内LED显示屏市场需求下滑明显,LED显示屏行业表现不及预期。来到2023年,市场有了新的变化趋势。

鸿利显示桑建指出,2023年一季度需求变化不明显,但能感受到市场关主度逐渐提升。然而危机依然存在,其中海外经济恢复缓慢、俄乌冲突等都是LED显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桑建依然看好Mini/MicroLED的发展,他认为该领域在今年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中第三季度有望成为Mini/MicroLED市场行情变化的拐点。

利亚德孙雪超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他指出,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且机遇远远大于挑战。“LED行业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是持续增长的,行业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特别是在波谷时更需精心对待技术和市场。”

市场行情方面,孙雪超表示,2023年一季度,LED行业整体较为低迷,企业业绩大多不理想,但他表示,当下,诸多新项目正处于沟通阶段,预计下半年市场行情将有起色。

他还指出,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不同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会有差异化,“产品方面比如一体机、vp/XR等,商业模式方面比如ToB、ToC,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LED行业一直在根据市场行情不断摸索前进。”

海目星彭信翰介绍,MiniLED相关设备的销量在今年的增长会放缓,而Micro LED设备仍需继续孵化和布局。从终端而言,Mini/Micro LED市场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好转,明年将维持较好的增长趋势。此外,高价值领域,如AR、VR、车载、电竞屏等,也将进入增长阶段。

他还指出,企业应该持续创新突破,通过开发新应用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打开成长空间。

赛富乐斯申辰从金融的角度解释道,短期来看,目前各地政府正在努力发展经济,投资便成为一个重要手段,而显示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可预见今年前景光明;长期来看,显示是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信息交互的载体,无论科技领域如何发展,人们对新型显示的需求永远存在。

TCL于2019年发布全球首台MiniLED电视,至今每年均有MiniLED电视新品推出。对于市场行情,TCL季洪雷表示,电视市场在目前是萎缩的,甚至可能在近两三年内都可能处于萎缩状态。但随着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电视或将开发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新的体验,进而带动电视市场的复苏。

结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Mini/Micro LED也是如此。

目前,Mini/Micro LED在技术方面仍有许多争议,但也正是这些争议敦促着企业不断摸索、不断前进,寻找更优解。

市场方面,尽管当下存在阴霾,但希望就在前方。长期来看,TrendForce资讯继续看好LED显示屏市场的发展,在小间距、MiniLED显示屏产品的推动下,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成长至130亿美金。届时,相关企业在今日的耕耘,都将得到回报。(LEDinside Lynn)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