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限电”的话题引起多方关注,全国多地发布限电通知。其中,多地宣布减少景观照明用电。
辽宁省
9月28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缺电橙色预警。通知中表示,由于负荷缺口较大,实施有序用电后,仍存拉闸限电风险。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供电公司要向可能实施拉闸限电的用户发出风险预警,避免拉闸限电涉及生产安全、民生和重要用户。
此外,针对东北多地限电一事,26日晚间,辽宁省召开电力保障会议,对电力保障工作进行安排,并提出要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会议指出,接下来,省市电力行业相关各单位将密切配合,加强电力供需平衡分析预测,尽快组织电源增加电力供应。同时,安排企业轮停生产。为方便企业提前安排用电计划,电力部门将把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由1天提前至3天。
江苏省
江苏省是工业大省。9月16日,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约能源办公室向全省各单位和所有居民发出“节约用电 助力绿色发展”倡议书,具体提出四点倡议:一是树立节约用电意识。二是强化节约用电责任。三是弘扬节约用电风尚,具体包括合理使用灯光照明,杜绝长明灯现象;离开时随手关闭仪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广大工业企业、商业用户要错峰生产经营,有序用电、科学用电、避峰用电、节约用电。四是营造节约用电氛围。
如今,整个江苏都在实施限电行动中,南通、淮安、徐州、昆山市等市均迅速采取能耗双控措施。
山东省
山东省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非常的发达,但工业耗能特别的大,在今年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就已经超标。在此背景下,2021年山东采取最严格限电措施,根据规定全省日用电量控制不大于400万KWH,对未完成分摊限电措施的地市,采取拉闸处理。
其中,济南于9月27日发出倡议称,近期受电煤供应紧张形势影响,电网供需矛盾突出,将采取对工业企业有序用电、商场居民节约用电、公共照明科学用电、工业企业有序用电等举措。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节约用电,绿色低碳出行倡议书。倡议书中表示,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2021年聊城市有序用电方案》,妥善安排生产作息时间,积极实施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公共设施减少景观等用电,调整路灯照明方式。商业场所适当减少空调使用,减少高耗能设备的使用,保障安全。办公场所强化细节管理尽量关闭不必要照明,减少待机用电,减少空调使用,减少电梯使用。家庭用电提倡节约,做到及时关闭电源,减少大功率设备使用,注重用电设备节约用电,减少家用电器使用频次。
安徽省
安徽9月22日开始启动有序用电,要求各市以保民生、保重点为底线,优先安排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避峰让电,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动关停景观照明和亮化工程,倡导全社会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党政机关要带头节约用电。加大电力协调调度。多方协调外电入皖,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安徽电煤供应。
其中,合肥发布节约用电产倡议书,内容包括科学安排生产、全面节能降耗、杜绝照明浪费、低碳环保生活、宣传节约用电。
广东省
9月26日,倡议书要求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垂范,带头践行绿色节能办公,空调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空调运行期间保持门窗关闭,非工作时段空调等办公设备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办公场所3层楼及以下停止使用电梯;倡议全省工、商业企业积极参与节约用电,支持配合有序用电实施。
同时鼓励广大市民采取适度节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居家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少开长明灯,鼓励空调设置温度不低于26℃。
为响应这一倡议,广州市住建局28日发布消息称,广州国庆期间不安排灯光秀表演,景观照明周一至周四、周日不亮灯,周五、周六缩短亮灯时间,缩小亮灯范围。
深圳也已明确表示,国庆假期,大型灯光秀表演暂停;同时,夜景灯光的亮灯时间,由原来的每天晚上六点半到九点半,改成了七点到九点半。而除了节日期间,深圳日常的景观以及路灯照明也会进行适当调整,如关停行道树照明等。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福建省
根据2021年福建电网有序用电方案,9月28日起,福建将启动阶段性有序用电,全力以赴保民生、保抗“疫”、保发展、保安全。
此次有序用电工作将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缺口多少、错峰多少。二是有保有限、影响最小化。首先限制高耗能工业行业、景观照明用电,减少有序用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三是分级控制、属地负责。
其中,泉州市发出错峰用电、节约用电的倡议,内容包括:
一是机关单位示范带动。包括严格控制办公楼装饰景观照明;停开办公场所三层楼以下电梯,提倡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除办事服务窗口外,全部关闭空调,做好通风;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合理使用照明灯具,尽可能减少照明数量和时间。
二是公共照明科学合理。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关闭景观照明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压减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照明,减少亮灯时间和数量。
三是工商企业合理用电。
四是家庭社区节俭用电。(LEDinside Lynn整理)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